1.10.2009

多纳 土温 ---狂加班图个啥


(以上的照片是笔者在办公室熬夜时所拍的)

[初稿,06年底]

今天是好的一天。我今天很标准地5:30下班了-离开位子的时候我跟坐在两边的同事道别了以后就回到家了。 近几个星期我在公司里边常常留得比较晚,不然而染在工作忙碌当中也渐渐想出来一些事情。

我来自美国。我15岁在高中中文系跟上海人的老师开始学中文。那时到现在,已经12年了,我好像没有停顿,一直在学。上个星期的6月8日正好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十周年的纪念日了。我当时可没想到时间果然会飞得如此快。

我现在的公司是一家美国的律师事务所的中国办事处。大家都知道现在外商来华投资的数额不小,然后我们在帮那些公司在国内设立公司,同时也在帮国内公司在海外上市。 我们所里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也有世界各地的华裔,可说环境比较多元化吧。我同事不管来自于何方,谁都很聪明,又很能干,又很卖力。 因为我们所 里边的人都会通中文跟英文双语言, 可以说我们所作国际性的业务占一定的优势,又可以说现在生意非常不错,忙也忙不过来。

我们所很正规,不管是谁在工, 谁都要钱劳动合同。 我们的劳动合同里边写得就是这样子:‘平常的工作时间是平日早上九点至下午五点半,另外按照客户的要求,可能要另外加班。’不过呢,最后的‘可能’, 这个词实际上应该写成‘经常’才对- 为了及时帮客户完成任务大家都经常加班。其实呢,说经常加班不如说天天加班。

我在美国的背景本来就是觉得工作是生活当中不可没有的事情。我父母都一直强调工作的重要性- 从我能够工作那时以来,我父母就不给零用钱,反而跟我说,如果我想买东西,我就得去打工把自己的零用钱赚回来。夏天学校放假我也不能呆在家里,还得找全职的工作,每年都是不同的工作,第一年再超市面包房作面包,第二年在工厂做清洁工作,第三年在巴士公司洗巴士车,然后最后一年在办公室里面开始做简单的白领工作。现在回想, 我认为做这些工作我想对我有三个好处:第一, 我会有工作的习惯,第二,因为我做过了各种不同的工作, 我会多认识不同的人而扩大自己对社会的了解, 然后第三,我会了解什么叫做工作而对它又一个价值感。

我现在想我就是因为对工作有价值感,所以一开始没有去想我们所里边的人这样子加班是对是错。 多吃一点苦头是能练出本事,卧薪尝胆几年就会得天下,我本来就这么想。

不过后来我看了我的同事,然后我开始有点想不通。 我简单举两个例子。
甲小姐是去年从某所大学毕业过来的。她人比较温柔,又聪明。因为忙碌,她基本上2个星期没有时间陪她从外地过来摆放的母亲。甲小姐每天工作基本上是晚上十点以后回去,回去了就讲几句话,洗个澡然后睡觉。后来她母亲回去了,结果甲小姐跟我说了,她母亲在城市哪里都没有去过,因为甲小姐周末也有工作。除了工作以外, 甲小姐因为做得比较累就在家里休息,不怎么出去的。

乙先生是从某个国内律师所传过来的。他的经验比较丰富,然后办事情也够有效率,在所里边很受用。乙先生挺幽默,工作时间长似乎一点也不在意,然后他最近已经开始有一点做不动的。问题就是他做事情太好,然后客户知道了就一直来找他,他同时接了许多活就承受不了,可说他太成功了。

然后我星期也接到了一个很大的活连续作了20个小时的工作- 早上九点进公司,第二天早上5点回家了, 好的在第二天是星期六,就不用上班了。这样我就睡了半天。然后我一起来什么都不想做,脑子里就想 ‘算了,多休息吧,反正星期一快来了’

我经常会听到我同事说,我们在国外的办公室肯定不是这样子。最起码有一点更合理和平衡。我们有说中国的办事处里头的都是工作狂。

我可能在公司里面的情况算比较好。一般的就一个星期45个小时,偶尔也能出去吃午饭,工作多的话也很少会超过60个小时。而且我一般周末基本上可以休息。我同事比较惨, 一个星期最起码可能要工作60个小时,如果周末不用进公司已经不错了。

自己也开始觉得,我跟我的同事这样做算是有意思吗?

然后我们为什么得这样加班,而美国办公室的同事不用?

因为工作环境的关系,我经常会翻看不少中国的法律和法规,另外也看一些新闻。 最近可能让我留心最多的新闻有两个:一个是新劳动法的公布,另外一个就是GDP增长。

我经常看到的媒体报道都会提到国家总产数。几乎每次出来了这么一个报道,仿佛新闻莫非是:今年国家经济增长过快,要实施稳定宏观经济的措施。然后我怎么想都想不通,好像现在经济状况非常好,我们怎么一直都是工作得非常累?

我开始觉得中国的经济就跟我同事甲先生一样- 现在经济太成功了。然后我们工作的人都是被潮流带起来了,工作放不下去了。或者是犹如一个乱转的发动机一样。

其实,如果实施措施的话,当然可以把公司赚的利润压低的,但是实际上这样做对我们员工都无所谓,我们还是一样地作。 我现在希望能够有严格地执行一个充分保护我们工作人的权利的劳动法。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也不是生活的一切。

No comments: